科研动态
近期通知
科研动态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王咸文教授团队合成高抗菌性能的碳化钒纳米酶
发布日期:
2022-07-20
浏览次数:
1308


近日,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王咸文教授课题组在著名学术期刊《生物医学学报(Acta Biomaterialia)》(IF=10.633)上发表题为《液相剥离法来制备碳化钒纳米点作为过氧化物酶用于光热-催化治疗协同抗菌(Liquid Exfoliation of V8C7 Nanodots as Peroxidase-Like Nanozymes for Photothermal-Catalytic Synergistic Antibacterial Treatment)》的学术论文。该院马艳教授、第一附属医院主管护师陈洪让、合肥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江凯为本论文第一作者,苏州大学程亮教授和王咸文教授为本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我校为本论文的第一作者单位和最后通讯作者单位。

基于钒的纳米材料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生物安全性而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如癌症成像、癌症治疗),但其抗菌研究的潜力尚未被广泛开发。该研究采用液相剥离法,首次成功合成了超高纯度的V8C7纳米点用于高效的抗菌。

V8C7纳米点具有类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的催化活性,能有效催化H2O2产生大量的活性氧。与传统的类HRP纳米酶不同,V8C7纳米点在弱酸性条件下具有良好的催化效果。同时,其具有良好的近红外吸收和较高的光热转换效率,可用于细菌的光热治疗。温和的光热效应可以进一步增强V8C7纳米点的类HRP催化活性,从而进一步提高V8C7纳米点的抗菌性能。体外实验结果表明,V8C7纳米点在激光照射和H2O2存在下,对大肠杆菌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具有高效的杀灭作用,具有广谱的抗菌特性。更重要的是,V8C7纳米点对体内感染MRSA的创面显示出良好的治疗效果,其毒性可以忽略不计,其可以作为一种高效、安全的抗菌剂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因此,构建的V8C7纳米点同时具有优异的光热性能和催化表现,可以协同发挥作用,通过结合光动力和化动力联合来实现对细菌感染伤口的有效治疗。

该项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医科大学基础与临床合作研究等项目的资助。(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论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1742706122003701 


大学生英语四六级(CET)等级考试  |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NCRE)  |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研招网)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合肥工业大学  
版权所有:安徽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技术支持: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医学大数据实验室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瑶海新站区唐河路    邮编:230032
皖ICP备05003562号-1 您是本站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