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近期通知
通知公告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2021年党政工作要点
发布日期:
2021-04-13
浏览次数:
1254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2021年党政工作要点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步之年。结合学校2021年“双十”工作重点,学院今年的整体工作思路是: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化落实学校第八次党代会精神,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主线,以队伍建设为关键,紧紧围绕“加强安徽医科大学医工交叉领域创新研究”的目标,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和教学改革发展工作,践行新理念,抢抓新机遇,实现新发展。继续努力,不断提升科研水平和服务国内一流高水平医科大学建设的能力。

一、聚焦政治引领,持续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与党的建设

1.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准确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十二次全会精神。

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开展专题学习,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切实增强“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完善党总支理论学习中心组各项制度,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和指示批示精神,坚决把新思想新理念贯彻到学院工作全过程各方面,落实到广大党员干部行动上,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

2.认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及省委统一部署,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贯穿全年。

成立学院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制定《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党史学习教育实施方案》,切实加强对学院党史学习教育的组织领导,推动学习教育扎实深入开展、取得实效。突出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以开展专题学习、加强政治引领、组织专题培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和民主生活会等为重点内容,做好分类指导,教育引导全院师生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学院“十四五”发展开好局、起好步的强大动力。

3.加强宣传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阵地建设

贯彻落实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适应宣传工作新要求和媒体传播新形势,加强宣传队伍建设。认真开展好庆祝建党100周年活动。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加强建党百年宣传教育。紧扣庆祝建党百年宣传教育主线,运用师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全方位、多角度讲好党的革命史、发展史、奋斗史,并加强网络内容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学院网站、电子屏等宣传平台主导作用,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加强网络安全与信息化队伍建设。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餐饮浪费活动。深入开展校史校情教育,讲好安医故事,弘扬安医精神,做好学院文化品牌创建。

聚焦安全稳定,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和管理。强化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意识形态工作实施细则》和《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网络意识形态责任制实施细则(试行)》,做好意识形态工作自查和互查互学工作。推进意识形态工作协同创新,针对意识形态工作中的短板,指导督促补短补虚,管好用好校内网络和各类阵地。

4.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

不断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推动主题教育成果转化运用。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党总支的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党建工作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党的组织路线,健全党建工作体制机制,提升党建工作质量。适时建立研究生党支部,深入推进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建设,通过“双带头人”培育促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提升促进教书育人中心工作能力。做好支部书记和党务工作者培训,提升党建工作队伍专业化水平。积极申报党建工作“领航计划”,争创省级“标杆院系”“样板支部”。推进特色党建项目创建和基层党支部建设质量提升全面见效,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过硬。学习宣传贯彻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突出政治标准,严肃认真做好党员发展工作,提高党员发展质量。

5.打造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突出选人用人政治标准,培养造就忠诚担当干净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强化干部政治监督和日常管理监督,完善谈心谈话常态化机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因私出国(境)等制度,完善干部考核评价办法。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常态化推进师德培育涵养,引导广大教师争做“四有”好老师。强化师德考评落实,注重运用师德考核结果。加强思政队伍建设,加强辅导员培训,组织辅导员参加职业能力大赛,强化以赛促学、以赛促建,激发辅导员的工作热情,增强职业认同感和事业归属感,在稳定辅导员队伍的基础上做出思政育人品牌和育人工作业绩,不断提升思政育人能力和本领。

6.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和作风建设

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精神和省纪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切实履行好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扎实开展新一轮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开展专项治理和巡察工作。

严格执行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压实压紧责任链条。强化政治监督,提前谋划、积极准备校内巡察工作。制定年度要点,分解工作任务。开展新一轮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加强党风廉政教育,紧盯党风廉政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坚定不移推进正风肃纪。

7.进一步落实巡视反馈问题的整改任务

推进巡视反馈问题整改到位,做好巡视“后半篇文章”,落实巡视整改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推动形成整改长效机制。

落实党总支主体责任和领导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压实巡视整改政治责任,把巡视整改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推进,以“钉钉子”精神把整改工作推向深入,确保整改措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一体推进巡视反馈和专项检查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把抓整改融入日常工作、融入深化改革、融入全面从严治党、融入班子队伍建设,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务实过硬的措施抓好整改落实,严把时间节点,高效务实推进,以巩固深化巡视整改和专项治理工作成效推动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

8.汇聚学院事业发展的各方力量

加强党对统一战线工作和群团工作的领导,推进民主党派、统战团体和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努力调动全院师生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

对党员领导干部和统战干部开展《习近平关于统一战线工作论述摘编》《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等的学习教育培训,进一步提高统战意识,构建大统战工作格局。做好工会和教代会工作,落实二级教代会机构各项建设任务。加强基层团学组织建设,强化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继续挖掘校友资源,建立校友人才库,充分调动广大校友参与和支持学校办学的积极性。

 

二、坚持立德树人原则,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9.落实、完善本科生导师制

充实本科生导师库,加强对导师及学生的日常管理,组织好学年末考核评价,提升本科生和导师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切实发挥导师的指导作用。将本科生导师制与科研实验、学科竞赛等进一步结合,引导本科生提前进入专业实验室,拓展学生参赛途径与机会,增强学生和教师交流与合作,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水平。积极听取意见反馈,结合制度试行经验,适时修订实施办法,完善制度,探索长期运行机制。

10.做好新专业及一流专业的申报与建设

推进智能医学工程新专业建设工作,2021年计划招生60人,尽快完善组织机构,配备相应教学科研人员,完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平台的优先建设与相关配套制度建设,引导和鼓励师生围绕学科优势平台与特色研究方向开展科学研究。推动生物医学材料新专业申报工作。

通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补短板,推进生物医学工程国家一流专业的申报与建设。以省一流专业为标准,推进医学信息工程专业的建设。

11.以学科竞赛为抓手,打造创新创业教育特色品牌

在巩固去年竞赛获奖项目的基础上,寻找新的增长点,争取在参赛项目、获奖总数、获奖等级取得进一步突破。探索学科竞赛指导的长效运行机制,做到以老带新,不断积累参赛经验,厚积薄发。继续将学科竞赛作为学生培养、创新创业的重要抓手,形成学院特色学科竞赛品牌。

丰富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巩固并新建校企合作共建的实习实践基地。激发教师参与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热情,做好学生创业指导服务,丰富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深度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

12.深化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

修订完善电子信息类研究生培养方案,优化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建立与专业匹配度高、评阅质量佳的学位论文评审体系,完善学院研究生论文开题与中期答辩制度,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做好研究生导师遴选,实行导师招生资格的动态管理评聘。实施研究生导师负责制,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加强对导师职责落实情况的检查督查。通过相关激励制度的修订完善,进一步提升师生发表论文质量,促进科研水平提升。

13.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鼓励“课程思政”项目建设与申报,指导教师深入挖掘本专业课程的思政内涵,丰富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对建设中的课程及时总结好做法、好经验,推动“课程思政”改革不断深入,取得好成效。按学期安排“课程思政”建设课程示范公开课教学活动,确保每门课程建设周期内至少开设一次公开课。建设院级“课程思政”项目库,组织“课程思政”教学比赛。

 

三、搭建一流科研平台,挖掘科研创新潜力

14.持续推进学科内涵建设

及时跟进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持续推进学科内涵建设。按照医工交叉,融合创新的原则,围绕“生物医学工程”一级学科的建设目标,抢抓新医科中心建设、国家“大健康”、长三角一体化等重大发展战略与机遇,优化学科布局,着力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学科体系。做好新学位点“生物与医药”专业硕士与博士学位授权点的申报与建设工作,完善培养方案,引进相关学科带头人与师资。按照一级学科建设的标准,扎实推进生物医学工程一级学科学位点的建设,积极打造生物医学光学、生物医学材料、生物医学信息学、智能医学、微纳医学、低温生物工程等特色研究方向,进一步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结合学校附属医院的临床资源进行医工交叉融合创新,形成学科特色鲜明的办学格局。拓展学科领域,寻找新的学科增长点。

15.组建省部级工程中心

围绕生物医学工程一级学科的主流研究方向,结合临床实际需求,继续做好生物医学材料研究与工程转化中心、临床数据分析与超算中心、组织工程与3D打印工程中心的建设,筹建智能检测与器件研发中心。通过校级科研平台的布局与建设,整合相关的资源,申报省级工程中心,努力实现省级科研平台的突破。

16.加强学术交流,打造特色品牌

加强学术交流是扩大学院在学校、区域乃至全国的影响力的必由之路。鼓励学院师生参加各类国内外学术会议做主题报告或者口头报告。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高水平高校与科研机构的学术交流,增加院内青年教师与研究生赴国外交流学习机会。着力提升学院参与国际会议并进行口头报告师生人数,力争在国际会议组织者或会议主席有持续突破。

继续举办“生物医学工程交叉学科论坛”及“博士学术沙龙”,打造学院学术交流的品牌。筹办第二届生物医学工程交叉学科论坛暨临床基础学术研讨会。继续坚持每月举办一次“博士学术沙龙”,邀请来自各系部、不同专业乃至不同院校的师生共同交流,提升“沙龙”影响力,为学院师生创造学科交叉的科研创新火花。努力将“生物医学工程交叉学科论坛”“博士学术沙龙”打造成为具有学院特色的学术文化品牌,拓宽研究生的学术视野与学术素养,激发学科交叉创新活力,持续提升学院、学科的品牌影响力。邀请学术大家来院与全院师生进行面对面学术交流,进一步培育学院的创新创业文化。

17.提升科研成果产出与转化

积极推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各类科研项目的申报工作,争取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在获批数量、质量、资助金额等各方面都比去年取得更大的进步。

在高水平论文上继续有所突破,进一步夯实学科的基础,将学院的科学研究水平提升到更高的层次。以医工交叉为突破口,以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为机遇,以临床基础科学或技术问题为导向,创新产学研工作模式,采取有效措施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以重大攻关项目为依托,与附属医院以及国内外科研机构在科学研究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联合攻关创新。充分发挥学院在医科大学的独特科研优势,为临床或者一线医疗解决技术难题。探索面向学科、平台、科研、人才四位一体的创新模式,构建临床-基础-转化的创新链条,大力推进与安医系附属医院的交流合作。

 

四、持续优化师资结构,创新人才培育机制

18.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与培育

计划引进教学科研岗位11名,教辅、科辅岗位2名。集中力量,优先引进和培养学院发展相对薄弱学科的高层次人才,科学合理配置学科资源。继续加强几个特色研究方向师资的引进,特别是生物医学信息、生物医学材料、微纳加工、智能医疗、医疗仪器的研发等特色研究方向。

通过强化学科平台与科研团队建设,加强对现有在岗教师的培育与科研提升,鼓励教师在国内外进修与访学,切实提高现有师资的教学、科研与育人水平。

19.完善人才管理机制

实施学科建设目标管理责任制,健全学科建设目标与建设任务相结合、建设任务与资源投入相结合、资源投入与绩效考核相结合的管理机制,积极推进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加强相关平台建设与政策引导,重点培育学院青年人才围绕几个特色研究方向开展研究工作,构建良好的科技骨干人才成长环境,夯实学科的发展基础。

20.积极组建科研团队

按照“学院引导、个人自愿”的原则,优化资源组建高水平科研大团队:生物医学材料、低温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医学信息学、生物医学光学、智能机器人、移动医疗、大数据分析等。学院将围绕这些团队加强平台建设与优质年轻博士青年人才的引进。新进青年博士原则上需要进入相应的科研团队。通过团队建设来进一步凝练学院特色科研方向与学科的影响力,积极争取学校支持特色研究平台的建设。

 

五、完善学生服务体系,创新学生教育管理

21.做好招生宣传工作

进一步加大本科生招生宣传力度,拍摄学院宣传片,通过名师访谈、招生宣讲等形式加大学院三个本科专业的招生宣传;做好学校淮南地区招生宣传片区的招生宣讲工作,年内签约挂牌优质生源基地。

加大学院各类学术成果的宣传,扩大学院以及学校的影响力,带动更多的优质生源报考本院硕士研究生。

22.做好学生就业工作

进一步做好学生的考研工作,70%的应届毕业生报考了2021年的研究生入学考试,考研率有望创新高。在做好今年的研究生的招生宣讲的同时,做好2018级学生的考研动员工作。在继续争取学生毕业率和学位率两个100%的基础上,进一步开辟就业渠道,增设实习就业基地,建设用人单位信息库,确保毕业学生就业率保持在较高水平,持续跟踪学生就业情况,不断提高就业质量。进一步增加研究生招生数量,确保研究生就业率100%

23.加强学生工作队伍建设

充实辅导员队伍,着力抓好辅导员、班主任和共青团干部三支思想政治和学生管理工作队伍不放松。加强辅导员的培训,不断提高辅导员的管理水平和综合素质,关心辅导员的进步和成长,充分发挥辅导员的潜能;进一步明确班主任职责,有必要在适当的时候对班主任队伍进行调整;切实调动系、班两级学生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发挥学生自我管理的作用。

24.全方位规范学生管理

严格规范学籍管理、课堂管理、生活安全管理、宿舍管理、学生党团管理、早操管理、学生活动管理、纪律管理,各项工作均做到有计划、有部署、有安排、有小结,管而不死、活而不乱。宣传教育先行,利用校级媒体、学院官方网站、板报、电子屏等载体,常年开展先进性教育、品德教育,把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融入到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全过程。

 

六、维护校园安全稳定,提升服务管理水平

25.持续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

严格执行疫情防控常态化相关规定,落实疫情防控责任,坚持“日报告”“零报告”,坚持坚持出市、出省请销假报备。做好日常消毒,做到疫情防控物资充足。做好重点区域和场所的人员排查工作,做好重要节点和时段防控工作,确保万无一失。做好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工作,提前进行接种预热宣传,积极组织师生登记接种,做好数据统计上报,保证接种稳定有序。

26.确保学院日常运行稳定

对各系部教学场地、设备进行有序维护和检修,保障教学任务,保证师生安全。重视防火防盗工作,严格执行安全稳定制度,明确安全责任人,努力把各项工作做扎实,不留隐患,双休日、节假日坚持值班,完善值班记录。

27.推进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

做好校院两级管理体制的制度建设与顶层设计,稳步推进学院的各项事业,使得学院运转更富活力与效率。坚持和完善以二级教代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增强学院自我发展、自我管理的能力。进一步完善学院规章制度,推动校院两级管理体制的落地,形成稳定高效的学院制度体系。加强岗位目标和绩效考核,制定《学院教职工考核与绩效分配实施办法》。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制度。强化固定资产管理,确保账物相符与资产安全。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完善工作机构与管理制度,做到制度落地、责任到人,设置实验室安全管理岗位及专职人员。做好学院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建设教职工及学生信息管理数据库,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行政管理效能。

28.做好东校区搬迁及新医科中心规划工作

加快东校区配套设施建设,认真核实设备以及教学设备的参数,确保设备与工程质量,保障东校区按计划投入使用。做好搬迁前的宣传思想工作,掌握师生的思想动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制定学院搬迁工作方案,做好资产转接与资产报废管理,确保学院搬迁工作按时有序开展、学生如期入驻,教学工作和各项工作平稳运行。配合学校做好新医科中心设计规划工作,协助推进新医科中心人才公寓建设。

2021年,学院上下将在校党政的领导下,在各个职能部门的支持下,继续艰苦创业,按照学校的部署,切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继续创新工作方法,进一步做好学院的思想政治、安全稳定、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专业建设、科学研究以及社会服务等各项工作。学院将持续努力推进医工交叉创新研究,打造创新与转化高地,为“新医科”建设,为建设国内一流高水平医科大学的目标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二零二一年四月十二日   



  


大学生英语四六级(CET)等级考试  |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NCRE)  |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研招网)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合肥工业大学  
版权所有:安徽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技术支持: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医学大数据实验室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瑶海新站区唐河路    邮编:230032
皖ICP备05003562号-1 您是本站第
位访客